1.草稿
2.框選 段落設定範圍 ( A - 縮排與段落間距 )
4.選擇 縮排與行距 > 縮排 > 指定方式 > 下拉式選單選第一行 > 位移點數輸入2字元;如下圖:
5.點擊確定按鈕後;視窗顯示如下:
6.下一步要做,段落間距;按下滑鼠右鍵選段落;如下圖:
7.選擇 縮排與行距 > 段落間距 > 與前段距離 > 輸入一行 > 與後段距離 > 輸入一行;如下圖:
8.點擊確定按鈕後;視窗顯示如下:
9.如此框選範圍內每一段落開始控兩個字,段落與段落間均空一行;如下圖所示:
10.【Word2013教學】24 段落設定【201606】
11.行距、行高?Word 的單行間距到底多高?(資料來源:輔仁大學資訊中心教學資源組 )
說明
好不容易寫完一篇報告,打上六、七百字的文章,看起來卻只有半張A4,寒酸了些。字體放大一點好了!但是字體放大到 14 或 16 點,卻造成行與行之間的距離異常增加,就像一條條運河橫過,看起來更像是一份打混摸魚的報告...
告訴你,如果你不變更 Word 的版面設定(紙張大小、邊界寬度等),預設的新細明體
12 中文字,你得打上 38*34=1,292 字,才能填滿整個一頁 A4 。而且有時我們是為了美觀而非偷懶而放大字體,但這擾人的間距,該如何是好?
OK,先給你一般人的解決方法,請在段落設定的行距選項,設定「固定行高」,如此,每行文字高度由你掌控,愛多高就多高。
但,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相關的設定,請往下看下去。
操作步驟
在 Word 中輸入文字,每一行文字,會佔據一定的高度,這就是前面我們說的「行高」,一般而言,這行高應比文字高度高些,除了用來隔開文字較為美觀外,也要考慮到底線、加強標記與上下標文字的空間,這「行高」由哪些設定決定?
前面講的最簡單的方法,就是由使用者自行設定行高,就在段設定的行距選項。
但是你的文件字體有大有小,設定相同高度,造成大字體被砍了頭,要不就得逐段的設定,有點討厭。其實 Word 預設行高為「單行間距」,想徹底瞭解卻有點『艱鉅』.... 因為除了固定行高,其他行距選項都受 『貼齊格線」的影響。
我們先看單行間距的基本定義,它等於該行最大文字高度加上一定的額外高度,額外高度有多少?不同字型有所不同,Times New Roman 為字體高度的 15%,新細明體則為 30%(12pt 字,單行間距為
15.6pt)。當段落『取消勾選』「文件格線被設定時,貼齊格線」設定時,事情很簡單,此時:
1.
單行間距、1.5 倍行高、兩倍行高、多行:單行間距 × 指定倍數。(註:多行可以輸入小數)
2.
最小行高:那行高等於使用者輸入高度就;但該
行最大文字的單行間距較大時,會自動放大。
但,段落設定預設是『勾選』貼齊格線的:
此時單行間距的定義有些改變,它會等於「格線間距」, 你可以在檢視選項找到顯示格線的功能;格線間距預
設為 18pt,文字也按這些線條整齊排列,你可以想像, Word 要你像小學生寫稿紙一樣,一行一行把字寫整齊。
這也是為何你會提出『不管我設定 12pt 還是 10pt,行 高怎都不會改變!』的原因,因為它必須貼齊格線!
在版面設定的文件格線可找到行距選項,就是這距離。 此時:
1.
單行間距:這也是 Word 的預設值,讓你很討厭的 預設值。預設狀況下,格線行距 = 行高 = 18pt。 對較小字體,行高都會是 18pt。 但是如果字體較大,按先前單行間距算法,比如
新細明體 14pt,應該有 14*1.3=18.2pt 單行間距,
超過格線間距 18pt,此時行高就會直接跳為 36pt,也就是兩格高度。沒錯,這就叫做『貼齊
格線』,也就是你狠的牙癢癢的地方!
2.
1.5倍行高、兩倍行高、多行:格線行距 × 倍數。
同樣的,字體較大時,行高會變為格線的整數倍! 比如新細明體 14pt 字,設定 1.5 倍行高,看來有 足夠的 27pt 行高,但實際仍會被貼齊為兩倍行高。
3.
最小行高:依舊受貼齊格線影響,所以仍會是格
線行距的整數倍高度。
補充說明
不想花費太多時間瞭解規則,需要簡單的作法, 建議可採「固定行高」,就不受格線影響。
在 Word 2007 或 Word 2010 樣式集中,是以 1.15 倍行高及後段距離 10pt 讓段落排版分明。
貼齊格線設定是否需要取消?這問題仍要看文件 性質與習慣,畢竟多數文件字體仍以 12 點為主, 不會遇到貼齊格線的影響,視覺效果也還不錯。
「單行間距」隨字體不同而有所不同,會有什麼 影響?這會造成更換字型便會改變行高喔! 當你設定別人沒有的字型,檔案到了對方,不但
沒有字型顯示,更造成行高混亂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